57书屋正式启用新域名www.57sw.com,请牢记新的域名!!!手机请访问http://m.57sw.com
  • 57书屋 > 短篇 > 大明:皇子摆烂,朱重八窃听心声 > 第二十六章 口出名言,重八被夸
  • 第二十六章 口出名言,重八被夸

    作品:《大明:皇子摆烂,朱重八窃听心声

      徐辉祖见过土豆之后,也暗暗吃惊。

    但为了自己的立场,他心服口不服。

    “陛下,辽王殿下钻研的土豆,虽说能造福我大明百姓。”

    “但是抛开这些,辽王殿下依旧有罪。”

    “对于功,理该嘉奖辽王”

    “但是辽王的过,鼻息也该重罚,二者并没有什么影响。”

    听到这话,朱植对徐祖辉无语至极。

    【这人脑子真有病吧!】

    【难道不知道凡为治以安民为本,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。】

    【我拿出土豆就是为了安民,百姓安定,国家才能强大!】

    【这功劳我不上朝睡大觉怎么了?】

    朱元璋一听,倒吸一口凉气。

    凡为治以安民为本,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。

    朱植一句话,就将百姓安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,说的通透无比。

    “你闭嘴!”

    朱元璋从龙椅上站起来,对徐辉祖呵斥道:

    “你枉为读书人!”

    “难道你不知道,凡为治以安民为本,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,这个道理吗?”

    “你自己都说了,辽王那个的土豆造福大明,百姓安定,他功劳还用朕说吗?”

    “如果你们还想参辽王,那就先参朕!”

    “另外,朕宣布,宫廷的规矩是宫廷的规矩,辽王的规则,辽王自定。”

    “一句话,辽王不用守宫廷规矩。”

    朱元璋这话,就犹如一颗惊天动地的天雷,轰然在大殿内炸开。

    众大臣面色凝固,呆愣的杵在原地一动不动。

    而朱植听到朱元璋这话,同样傻眼了。

    这句“凡为治以安民为本,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。”不是他刚刚在心里说的吗?

    【不会这么巧吧?朱重八和我同时说一样的话。】

    【太不对劲了,难道朱重八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不成?】

    朱植挠了挠后脑勺,思来想去,没有一个结果。

    高堂上的朱元璋,见朱植疑惑的摸样,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。

    他最喜欢看到朱植不明不白的样子了。

    不久之后,众大臣们还是震惊不已。

    有的是因为朱元璋新定下的规矩。

    有的是为了朱元璋那句“凡为治以安民为本,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。”

    尤其是徐辉祖,身为读书人的他,深感羞愧。

    一直以来,他所思考的都是君臣有别,君与臣的关系。

    却忽视了民与国与君之间的关系。

    要不是朱元璋刚刚一言点醒,日后他依旧还深陷在泥潭之中而不知。

    徐辉祖悟了,心里再无之前那般固执,脸上的神色都缓和了许多。

    旋即,徐辉祖走到朱植面前,惭愧又敬重的作揖说道:

    “陛下言之有理,辽王心系百姓,是微臣迂腐了。”

    见徐辉祖不仅放下以往的固执,还主动认错。

    这倒让朱元璋感到有些小意外。

    其他大臣们亦是如此。

    在他们的印象中,还未见过徐辉祖向谁低过头。

    那怕是面对朱元璋也没有。

    不过,方孝孺和朱允炆等同党之人,除了感到意外,心里还泛起忧愁。

    先是朱元璋特许朱植自立规矩,不用遵守宫廷规矩。

    再是谏臣徐辉祖向朱植低头。

    一件又一件的好事落在朱植的身上。

    方孝孺等人也不傻。

    他们能看得出,如今朱植的地位已经反超皇太孙。

    而他们对此又无可奈何,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。

    但,一旁的朱允炆年轻气盛,心里压不住事。

    眼下,心里愈发不平衡的朱允炆,欲要出列进言。

    好在站在他身边方孝孺及时出手阻拦.

    “不可,如果你现在进言,一切都完了,别冲动!”方孝孺拉住朱允炆严肃说道。

    朱允炆怒目圆瞪,拳头捏得嘎嘎作响,但是老师方孝孺的话,他不能不听,最终还是选择隐忍。

    “诸位,还有事要奏没?没事退朝。”

    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,朱元璋打算退朝。

    听到朱元璋的话,众臣连忙站好。

    只有朱植一人不着调的盯着徐辉祖看。

    【徐辉祖这老小子,到现在都还没回神。】

    【不得不说,朱重八一个文盲,竟然能说出凡为治以安民为本,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。】

    【实属不赖,不愧是一代明君。】

    【呼,不过好想睡觉,今天起猛了。】

    朱植下意识的伸懒腰打哈切。

    众臣见他这样,一脸无语。

    见到朱植为大明拿出土豆之后,才刚刚为他有所改观。

    但,也仅仅是刚刚。

    现在已经全部消失。

    朱元璋倒是没啥感觉,朱植的行为他已经习惯了。

    他只在意朱植夸他是一代明君。

    一句明君,让朱元璋在心里狂喜不止。

    “陛下,臣有事要奏。”武将耿炳文站出来说道。

    “草原天气恶劣的预计中还要严重,居探子来报鞑靼损失极其严重。”

    “一切都按陛下的吩咐进行,我们已经向鞑靼二首领送出牛羊数万,同时也向其他首领暗投密信。”

    “现在鞑靼所有首领已经相互猜疑,暗中有了动作,就在不久之前,二统领和大统领部落已经兵戈相见,其他的统领也纷纷加入其中。”

    朱元璋闻言,龙颜大悦。

    由于草原天气恶劣比他预计的还要严重。

    所以朱元璋提前实施计谋。

    以目前的反馈情况来看,不久之后,明军将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鞑靼。

    “陛下,臣禀告。”耿炳文说完,齐泰又站出来。

    “河西一带干旱增收赋税一案,所有涉案官员一共八十七人全部抓捕,秋后问斩。”

    “只是……河西一带干旱严重,持续时间久。”

    “臣估测在未来两年,整个河西颗粒无收,百万灾民温饱难以解决。”

    说罢,齐泰很是悲感一叹。

    如今河西数百万灾民只能靠朝廷赈灾。

    但是数百万之众的恐怖消耗,国库根本支撑不了两年。

    毕竟,大明建国数十年中,年年征战,让本就不富裕国库,雪上加霜。

    听到齐泰的苦述,卓敬念头一转,立马站出来:

    “陛下,臣保证,河西一带百姓温饱无碍!”

    “推行土豆,从河西开始!温饱可解!”

    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

    相关推荐: 四合院:小爷七岁,吹牛成真 四合院:我许大茂,对寡妇没兴趣 四合院:截胡秦淮茹,薅众禽毛! 人在洪兴,对方婷释放五粮液! 综武:我赵玉真,绝不下山!